仿生装备与控制工程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 2012-11-05 浏览次数: 227

 

二级学科(硕士点)名称:仿生装备与控制工程,学科专业代码:0802Z1

一、培养目标

仿生装备与控制工程是涉及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和生物学等多学科的二级交叉学科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要掌握机械电子工程、仿生信息理论、控制与决策、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和生物信息与控制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熟悉仿生装备与控制工程相关领域的学科研究现状和发展动向,具有严谨求实的学风,掌握现代实验技能,具备独立从事仿生装备的研究开发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该语种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应用该语种进行写作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拥护党的政策,热爱祖国和人民,品行端正,遵纪守法,身心健康,团结奉献,能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和其他单位的教学、科研和技术管理等工作。

二、研究方向

共分四个研究方向,分别是:

1. 仿生感知与信息处理

2. 智能控制与决策

3. 仿生装备故障监控与容错控制

4. 植物生长信息与控制

三、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3年,培养年限为5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不少于1年,学位论文时间不应少于1.5年。课程学习成绩有效期为5年。硕士研究生提前修完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全部课程、学分,成绩优良,并在科研工作中有突出表现的,可申请提前进行学位论文答辩和提前毕业,但在校时间不得少于2学年。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

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程与非学位课程两大类。学位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三类,学位课程为必修课。非学位课程为选修课,可在导师指导下选修。

研究生课程实行学分制,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的总学分应不少于32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不少于20学分。非学位专业选修课不少于12学分,其中学术讲座不计学分但考核次数。

具体课程设置见附表。

 

仿生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

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与学时分配表

课程

类别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课时/学分

时间 (开课学期)

任课

教师

1

2

3

4

 5

 

 

 

自然辩证法概论

18/1

 

 

 

 

思政学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研究

36/2

 

 

 

 

思政学院

 

基础外语

64/4

 

 

 

外语学院

 

最优化理论与方法,或随机过程(二选一)

32/2

 

 

 

 

数理部

 

矩阵理论

32/2

 

 

 

 

数理部

 

仿生学导论

32/2

 

 

 

 

张志国

 

现代控制理论

32/2

 

 

 

 

李晓斌

 

机器人及控制技术

32/2

 

 

 

 

荆学东

 

信号处理技术

32/2

 

 

 

 

 

 

专业外语

16/1

 

 

 

 

赵怀林

 

 

 

 

计算机控制工程

32/2

 

 

 

 

王建华

 

智能检测技术

32/2

 

 

 

 

荆学东

 

智能控制技术

32/2

 

 

 

 

丁肇红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

32/2

 

 

 

 

李晓斌

 

家政智能技术

16/1

 

 

 

 

夏乃洁

 

现代设计方法

32/2

 

 

 

 

 

 

先进制造系统

32/2

 

 

 

 

何玉安

 

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

16/1

 

 

 

 

叶银忠

 

小波分析

32/2

 

 

 

 

数理部

 

植物资源学

32/2

 

 

 

 

周玉梅

 

现代生化实验技术

32/2

 

 

 

 

倪迪安

 

植物生物技术

32/2

 

 

 

 

宋丽莉

 

学术讲座与专题讨论等(不少于8,至少做一次报告交流)

32/1

导师

 

文献检索

16/0

 

 

 

 

图书馆

 

社会实践

16/0

 

 

 

 

 

五、中期考核

为保证研究生质量,在入学后第三学期末或第四学期中进行中期考核。由导师组成的研究生中期考核小组对研究生的学位课程,论文进展情况以及掌握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等方面进行考核,考核小组本着公正、负责、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研究生作出评价,评定成绩,对考核不合格或完成学业确有困难者,劝其退学或作肄业处理。

六、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硕士生基础理论知识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具体体现,是硕士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

1. 基本要求

(1) 硕士生应首先在导师的指导下做好选题工作,选题应在本学科或交叉学科范围内,选择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的科学研究或工程技术问题,或在学术上有一定理论价值的课题。

(2) 从事学位论文研究的时间不少于1.5年。

(3) 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硕士生独立完成。

(4) 学位论文要求概念清楚、立论正确、分析严谨、计算精确、数据可靠、言简意赅、图表清晰、层次分明、格式规范,能体现硕士生坚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优良的学风。

(5) 论文工作初期作开题报告;论文进行过程中,硕士生应至少向导师组作一次论文中期进展汇报,接受导师组对论文工作的阶段性检查,不少于1万字

(6) 学位论文具体格式参照《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的统一要求》。

2. 开题报告

硕士生应首先搜集有关文献资料并进行实际调查,把握学科发展前沿,重视知识产权,写好文献综述,在此基础上,写出开题报告,并在硕士点导师组统一安排的开题报告会上作公开报告、答辩,经审核通过者方可进入学位论文工作。

3. 论文内容

(1) 综述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国内外研究动态,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途径以及本人做出的贡献;

(2) 说明采用的实验方法、试验装置和计算方法,并对整理和处理的数据进行理论分析与讨论;

(3) 对所得结果进行概括和总结,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看法和建议;

(4) 给出所有的公式、计算程序说明、列出必要的原始数据以及所引用的文献资料。

4.  论文答辩

凡通过课程学习、完成学位论文工作的硕士生,经导师及导师组审核,认为论文符合答辩要求的,可以组织论文评审答辩。学位论文答辩按《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规定程序组织论文答辩。

七、学位授予

硕士学位的申请与授予工作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及《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位授予补充规定》执行。